香港武行有四大班底,分別是劉家班、洪家班、袁家班和成家班。
劉家良的劉家班成立最早,在70年代有絕對的統治力;洪金寶的洪家班人才濟濟,為香港影壇培養了很多人才;
袁和平的袁家班更像是家族班底,幾兄弟撐起了一片天;成龍的成家班影響深遠,幕后人才數不勝數。
以成龍為首的成家班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在八九十年代最為輝煌。
自成立以來,成家班一眾人員齊心協力,打造了很多經典的動作影片。
他們被稱為香港武行的「飛虎隊」,曾10次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并完成了「三連冠」。
據了解,成家班劇組有一輛專門的「白車」,負責運送受傷的成員去醫院;
而醫院也專門為成家班留了7張床位,有時候,剛出院沒兩天的成員就再次入院。
可以說,這些成家班的成員們默默地為成龍的動作影片奉獻,將自己最寶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了香港動作影片。
01、馮克安
馮克安出生在廣東的一個演藝世家,父親馮峰不僅是個演員,也是一個導演,他執導的影片《細路祥》,是李小龍作為童星的代表作;
他的母親是著名的電視制作人,天才童星馮寶寶是他的妹妹。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里,馮克安從小耳濡目染,自小進入演藝圈,成為了一個小童星。
六七十年代,馮克安跟隨劉徹加入了劉家班,開始了龍虎武師的生涯,參演了不少的動作片,也在武行有了一定的認知度。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