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前,『和勝和』前身「勝和同鄉會」(現東莞市南城區勝和村)的「勝和堂宗祠」勝和堂,于香港九龍深水埗九龍仔成立,堂口歸屬『和合圖』。1930年,『和勝和』宣布脫離『和合圖』而獨立于和記內,『和勝和』亦成為和字頭派系主流。『和勝和』以客家人與圍頭人(佘佬)為主要成員,上世紀八十年代前也被俗稱為佘幫或客家幫。
2010年12月,號稱本港最大社團的『和勝和』人員在港島深水灣以慶祝大佬「廟街朗」生日為名舉辦燒烤活動。
調查現場
然而O記卻掌握可靠情報,相信他們真正目的是舉行社團入會儀式,遂展開代號「圍城」的拘捕行動,包括時任三坐館之一「寶明」以及「廟街朗」在內的數十人被帶走調查。
《上海灘賭圣》 寶明
「寶明」出生于香港一個普通家庭,經朋友介紹進入了向華勝旗下電影公司做事。入行多年來大多是做制片,偶爾也會參與幕前演出,在當年更是成為向華勝的得力助手,制作過不少經典港片。《賭俠》、《上海灘賭圣》、《悍匪》、《他來自北京》以及《戰毒》等多部影視劇都有寶明的參與。
這次除成功「釣大魚」外,更突破性發現『和勝和』正在實施電子化管理,將社團的傳統信物變成電子圖案,透過手機便可確認身份與職級,以迎合新一代愛追潮流的心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