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敬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可是,當兒媳婦失去了丈夫,她自己的生活都比較艱難的時候,她還會有心情去照顧老人嗎?
李大姐的丈夫已經去世多年,她一個人撫養著兒子,生活得很不容易。可是婆婆突然得了腦溢血,生活不能自理了,而小叔和小姑都在外地工作,根本回不來,他們商量著要把婆婆送去養老院的時候,李大姐站了出來,她說願意照顧老人,這一句承諾,讓她付出了十年的孝心,這十年間,她對婆婆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婆婆走了以後,她想去打工幫著兒子掙錢買房子,這時她突然收到了一條轉賬記錄,讓她百感交集。
來自李大姐的講述:
我今年53歲,是一個農村婦女,我一直和丈夫在村裡種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我丈夫有兄妹三個,我還有一個小叔子和小姑子。
小叔子大學畢業以後,留在了一個南方城市工作,小姑子也投奔了小叔子去那裡打工,在當地找了婆家。
我們家和婆婆住得很近,只隔著一道院牆,也就是農村裡說的兩家鄰牆。
婆婆這輩子很不容易,我嫁過來的時候公公就早已經去世了。
聽婆婆說,公公去世的時候,我丈夫才九歲,她一個人拉扯著孩子,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淚,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把這個家撐下來了。
當時丈夫學習也很好,可是由于他牽掛家裡,為了幫助母親做農活,他國中畢業就早早地回村幹活了。
我們住的房子,是丈夫自己用獨輪車推來了土,找人打牆蓋起來的。
因為我們離婆婆很近,每當我包了水餃或者蒸了熱乎饅頭的時候,我在牆這邊喊一聲:「媽,你先別吃飯,我等會兒給你送飯。」婆婆就坐在家裡等著。
我的丈夫很勤勞,家裡家外的活都是他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