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身邊做事的人必須時刻小心,所謂伴君如伴虎,稍不留意就可能丟掉性命。
一次明太祖朱元璋深夜批閱奏折,其間宮女送來一碗熱粥,怎料朱元璋卻說「粥留下,人斬了」可憐的宮女殞命午朝門外…
熟悉明史的朋友們知道,朱元璋出身卑微,曾做過乞丐、和尚,照理說底層背景的他應該會同情宮女才對,為何會如此狠心呢?我們或許能從他的經歷中找到答案。
1.寧要我負人,莫叫人負我
朱元璋的奮斗歷程相當艱辛,甚至可以用殘酷形容。
為了登上權力寶座,他曾委曲求全地適應郭子興,和命運博弈與遠比自己強大的陳友諒和張士誠等人抗衡,其間幾度身陷囹圄。
在嚴酷的斗爭環境中,他錘煉出鋼鐵般的性格,深知「寧要我負人,莫叫人負我」的道理。
靠著頑強的斗爭意志和清醒的頭腦,在常遇春、徐達等兄弟的支持下,他終于戰勝眾敵,成為天下共主。
2.文武百官屠戮殆盡
深知朝代興替之道的他,當了皇上后并沒有放松警惕,反而更加兇殘,為讓朱家后代平穩即位,他對昔日的功臣、兄弟進行了「大清洗」。
上屋抽梯、過河拆橋的行為雖為后人不齒,但卻讓明朝獲得了穩定的政治環境。
后續他又制定了嚴苛的官員獎懲制度、廢除宰相、高壓反腐,設置了只聽命于自己的錦衣衛負責監察,霎時間官員人人自危、不敢造次。
權力的背后是責任,因為廢除了宰相,六部直接對他負責,這導致他每天要不停地批閱奏章直至深夜。
3.深夜送粥遭斬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