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7日晚,鳥巢內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奧運會開幕式的排練,在緊張又期待的氣氛里,一聲尖叫讓喜悅的氣氛瞬間凝固。
「劉巖!劉巖!快叫救護車!」
在醫院醒來后,面對眾人的擔憂,劉巖只是愣愣地問了一句:「明早還是5點彩排嗎?」
能夠在奧運的舞台上大放異彩是她許久以來的愿望,為了那一刻她付出了許多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可一個小小的設備失誤卻將她的夢想徹底粉碎……
1982年,劉巖出生于內蒙古,父親是法官,母親是醫生,算是高知家庭。
由于出生時身體虛弱,所以爺爺便為她取名劉巖,希望她的身體和精神在未來的日子里都可以磨煉得很頑強。
事實證明,這個名字在後來確實給了這個女孩很大的鼓舞和支持。
家境的富裕讓劉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藝術,3歲時父母將她送去學習美術,但是劉巖表現得興趣缺缺,後來父母便及時調整方向,送她去學習小提琴。
奇怪的是,別的小朋友學習小提琴時都很嚴肅,唯獨劉巖總是跟著音樂扭動。
按理說,上了小提琴課,回家后應該跟父母炫耀自己新學會的譜子,但劉巖很特別,總是回家跟父母展示自己跟著音樂領悟到的舞蹈動作。
原本劉巖的父母也只是希望找到孩子的興趣,所以在看到孩子的舞蹈天賦之后,再一次轉變了培養方向。
劉巖9歲時,父母托關系將她送到了民族舞藝術家白瑩身邊學習。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