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這個薪酬高賺錢快的地方,很多明星父母會讓自己的孩子也進入娛樂圈。
這些人就會成為「星二代」。
頂著這個頭銜的他們仿佛自帶光芒,憑借父母打下的名氣可以得到很多資源。
有些「星二代」只會吃父母的老本,借助父母的光輝混跡娛樂圈。
而有些「星二代」除去父母的影響依然可以靠自己的本事立足娛樂圈。
今天就讓我們看看有哪些給父母長臉的「星二代」。
說到大火的「星二代」,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郭麒麟。
作為相聲大師郭德綱的兒子,德云社的「少班主」,圍繞在他身上的光環可不少。
很多不了解的人會覺得郭麒麟這樣的背景一定是養尊處優長大的,但是事實卻恰恰相反。
郭麒麟出生在郭德綱一無所有的時候,那時候他還不是相聲大師。郭麒麟從小就跟著郭德綱苦過來的。
跟在郭德綱身邊的郭麒麟受父親影響從小在相聲圈中長大,自然對相聲也有著極大的興趣。
13歲時就拜著名相聲演員于謙為師,15歲從學校輟學去學習相聲。
剛進入德云社的郭麒麟還是個一百多斤的大胖子。
他也知道要想混出頭,必須有一個好的形象。于是他下定決心開始減肥,
短短一年的時間就瘦了70斤,由此可見他的意志有多堅定。
作為「少班主」,別人看他的眼光自然也會不一樣。
而郭德綱一直以來對他都是「嚴父」的形象,不會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就給他開后門,反而因為是自己的兒子對他更加地嚴厲。
為此他承受了很多壓力,在他最苦悶的時候還曾想過放棄相聲出國學習導演,還是在父親的耐心開導下才慢慢想通放棄了這個想法。
之后的郭麒麟耐心沉淀自己,努力學習。逐漸有了自己的相聲風格,也能夠在台上獨當一面
。
郭麒麟和父親郭德綱不同的是,他在表演方面也一樣地有天賦。
他并沒有把自己局限在相聲界,而是相聲、綜藝、影視全面開花。
雖然郭麒麟國中的時候就早早輟學了,但是在父親嚴厲教導下,他可以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不能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參加綜藝時他妙語連珠,彬彬有禮。他在節目中的涵養和話語都能看出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疫情期間德云社不能演出的情況下,都是靠他不斷地參加綜藝來支撐著。
2019年一部《慶余年》中的范思轍讓觀眾被他狠狠地驚艷到了。
雖然只是個配角但他幽默搞笑的演繹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風頭不輸主角張若昀。
隨后在《贅婿》中他和宋軼合作主演古代版商業風云。
第一次挑大梁的他又向觀眾展示了不一樣的一面,這部劇一播出就受到很多觀眾喜愛。
這一年是他事業發展最好的時候。
除了精湛的業務能力,他的為人處世更讓人喜歡。對待前輩他總是敬愛有加,對待女性他也是尊重無比的紳士。
其實從德云社就能看出郭麒麟的涵養,畢竟德云社的教養是出了名的好。
從德云社「少班主」到演員郭麒麟,他成功地摘掉了身上的標簽,讓大眾看到了他自己。
哪怕背靠德云社他還是自己闖出了一番天地,做到了讓父親為他驕傲。
作為最早一批的「星二代」,葛優的經歷不得不說是一個傳奇。
身為戛納國際最佳男演員,他獲獎無數,得到過很多的榮譽。觀眾都知道他是一位影帝,很少有人知道其實他也是一個「星二代」。
他的父親是葛存壯,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很少有人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在60年代,他可是熒幕上的熟人。
1949年20歲的葛存壯就開始了自己的演員生涯,但是他飾演的角色大多是一些叛徒、惡霸等反派角色。
他把反派飾演得爐火純青,在當時被稱為是
五大金牌反派之一。
有如此出色的父親,葛優卻成了一名豬倌,這是一份和文藝事業毫無關系的工作。
每天就是與豬為伍,負責和豬有關的一切。這份平平無奇的工作葛優做起來卻得心應手。
長此以往葛優逐漸意識到這并不是一份好的工作。再看看自己的父親,他逐漸萌生了想和父親一樣成為演員的想法。
不過在求學路上他遭遇了很多挫折,一家一家地面試都被拒絕了。
好在在父親的指導下,聰明的他把自己這兩年和豬的故事寫成了小品,拿著這個作品報名參加了文工團的考試。
沒想到的是這個小品被他演繹得極其出色,受到了考官的贊賞,成功進入了文工團工作。
在此之后,就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之路。他出演過很多的作品,憑借自己獨特的幽默感和精湛的演技成功地在娛樂圈闖出了名氣。
他曾出演過經典電影《霸王別姬》,還與周潤發合作,拿獎拿到手軟,各大名導都被他合作了個遍。
達到如此成就的葛優卻有個無法了卻的遺憾,這個遺憾和他的父親有關。他的父親一直希望和兒子合作一次,并且想演一次好人。
但是直到父親去世這個愿望也沒有實現,就此成為了葛優心中最大的遺憾。
作為國內首位柏林影帝,廖凡和其他影帝不同的是他更加接地氣。
明明有一個國家一級表演藝術家的父親,卻從未想過動用父親的關系。
他的長相是硬漢的類型,所以在剛出道的7年里,他大多都是飾演配角。
但是他從不抱怨也從來沒有想過求助自己的父親,反而在他的演藝生涯中從沒提過自己的父親因為怕說出來給父親丟臉。
他最開始先是演話劇磨煉演技,在得到進步后開始主演電影和電視劇。
終于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中得到了男主角的機會,并且拿下了金馬獎影帝的提名。
憑借在《白日焰火》中出色的演繹得到了柏林影帝的稱號,這一路走來他一直對表演懷有敬畏心。
不管是多難演多危險的戲份,他都堅持親自上陣,從不使用替身。這幾年留在他身上的不只有影帝的榮譽還有滿身的傷痕和12枚鋼釘。
拿下影帝后的他也很少參加綜藝,秉持著演員要保有神秘感的原則,很少把自己的生活暴露在大眾眼中。
但是私下里經常有粉絲看到他和妻子大搖大擺地在街上散步,私下里的他也從不和熒屏上一樣濃妝艷抹,一絲不茍。
這樣的他使人感覺多了一份親近感,顯得他很接地氣。
董子健的母親是大名鼎鼎的經紀人王京花,身為內地第一經紀人手握大把的資源。
被她一手捧紅的明星不計其數,但是她在自己兒子身上并沒有下很大的功夫。
原本她并沒有讓董子健進入娛樂圈的想法,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董子健被導演劉杰發現邀請他出演電影。
本來只是想要嘗試一下,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會演得那麼好一舉拿下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
之后又參加了賈樟柯的《山河故人》,韓寒的《乘風破浪》。
雖然還會有人說他得到這些機會是因為母親的緣故,但是他在劇中的演技騙不了人。
王京花的前兒媳婦孫怡曾在節目中哭訴自己從來沒有用過婆婆的資源,所有的機會都是靠自己得來的。可見王京花有多嚴厲。
這些都是明明可以背靠大樹好乘涼,卻偏偏選擇腳踏實地的實力派演員。
在擺爛和努力中選擇更加努力,依靠自己得來的東西才不會輕易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