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橫空出世,由此帶動了香港電影人與大陸的合拍片潮流。
影片上映后,掀起了「少林熱」和武打片熱潮,導致當時很多香港電影公司跟風,紛紛來大陸拍攝少林武僧題材的功夫電影,涌現了大批以少林、武僧為主角的武打功夫片。
其中不乏轟動一時的經典之作,如《南北少林》、《少林小子》、《木棉袈裟》等等,本期要推薦的是其中的遺珠之作《八百羅漢》。
該片于1985年在香港上映,收獲了700多萬港幣的票房,次年被引進大陸放映,可惜因題材過于壓抑暗黑,而被埋沒至今。
《八百羅漢》
Arhats in Fury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
四川峨眉山上有一座朝廷御封的報國寺,佛事武功盛譽當時。
然而寺內戒律森嚴,弟子一旦違反戒律,輕者被罰戴上木枷罰做苦工,或是戴上鐐銬托缽苦修,重者要被挑斷手筋變成廢人。
報國寺內的長老們,為了保住寺內的千年香火,下令禁閉寺院,用嚴苛的戒律禁止僧人與外界接觸,借此躲避兵災戰火。
報國寺內有一位武功卓絕的高僧行癲大師,不忍金兵殘殺百姓,憑借一身武功趕走金兵,可因為破了殺戒,被關進寺內的禁房。
行癲大師對寺內如今的嚴刑戒律早就不滿,希望勸說方丈,能夠大膽改革,破除寺內的陳規陋習。
方丈雖然內心理解行癲大師的所作所為,但他認為寺規是開山祖師所創立,不能輕易更改,而且寺內的長老們保守頑固,根本不會答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