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有言:「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言多必失,禍從口出,一時不慎,就會傷人傷己。
人和人的交往中,有些話不能說,有些話不必說,有些話不多說。
會說話,是一個人頂級的修養。
真正高情商、會說話的人,往往有兩種最重要的能力。
一是能「讀懂空氣」,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該傾聽;二是「心比嘴快」,能把心頭所想用最精准的語言描述出來。
有時候,一句恰到好處的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一句言不得體的話,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有一個研究生畢業、工作三年多的朋友,他發現自己工作中最大的障礙,就是嘴笨。
工作上,他不會爭取,也不會拒絕,常常幹著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機遇,也因為支支吾吾不擅表達而被替換。
愛情面前他更是憋屈,滿腔熱情卻說不到對方心裡,辛苦付出卻因話不投機而屢屢受挫。
因為沒有口才幫襯,嘴笨的人常常為難自己,有苦難言。
日劇《最完美的離婚》裡,結夏和光生是一對夫妻。
光生性格內斂,不善言辭,結夏活潑熱情。
兩人吵架的時候,結夏說:「不管我多麼努力做飯,你從來不稱讚我!」
光生說:「凡事不一一稱讚,你就不做,這才奇怪吧?」
結夏反駁:「在外面吃頓飯你要在收銀台付錢吧?在家裡吃飯,說一聲’真好吃啊’,就相當於付錢啊!
我不是你的保姆,這也不是我的工作,因為覺得丈夫會高興,我才去做。」
很多時候,誤解、錯過,都是因為不會表達。
明明很愛、很關心,卻不敢直接說「我愛你」;
明明很開心,卻要故作矜持地說「你可以做得更好」;
知道自己錯了,「抱歉」兩個字也不好意思說出口。
溝通不暢,更是是生活中大部分矛盾的源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