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電影《1942》,裡面一句對白很是震撼。
財主范殿元在家破人亡時,對著自家長工說了這樣一句話:
「等我到了陝西,立住了腳,那就好辦了。我知道怎麼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不出十年,你大爺我還是東家。」
長工拴柱說:「好啊,東家,我到時候還給你當長工!」
同樣是一窮二白,十年後,財主仍舊是財主,而長工無論怎麼努力,到頭來依舊是長工。
其實很多時候就是這樣。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命運。
一個人的認知如果永遠停留在腳下,不往高處看,無論走了多遠的路,都只能是原地打轉。
在一個十八線小鎮,有個故事流傳甚廣。
小鎮上有個開酒樓的老闆,生意還算興隆,每年有上百萬的流水,日子過得很富足,稱得上是小鎮有頭有臉的人物了。
後來這位老闆盯上了房地產生意,覺得做房地產一定能賺到錢。
於是,這位老闆賣掉酒樓,賭上全部身家,從銀行貸款,正式進軍房地產。
開始動工的那天,鞭炮齊鳴,異常紅火,還請了戲班子唱了一天的戲。
房子就這麼大張旗鼓地開始蓋了,可在房子蓋起來以後,根本賣不出去。
為什麼呢?
因為就在這幾年,小鎮的年輕人都湧向了城市,而年輕人又是買房的主力,年輕人走了,房子自然賣不動了。
如果認真觀察,你就會發現,現在小鎮上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而在城裡租房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在這位老闆的認知裡,只看到了房地產的「暴利」,根本看不清小鎮經濟發展的趨勢,最後蓋的房子自然都砸在了手裡。
不久後,這位老闆迅速破產,從小鎮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到現在眾叛親離,嘗盡了人情冷暖。
尼采說:「眼睛即是監獄,目光所及之處就是圍牆。」
認知越低的人,目光越短淺,看不清時代發展的趨勢,只看得見眼前的利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