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中後期,邵氏電影公司主攻電視劇市場,狄龍在迎接不惑之年的時期也進入事業低潮,終於在服務18年之後,狄龍被炒魷魚。
在邵氏奉獻了演藝生涯的半生青春,而邵氏在給狄龍的辭退信時這樣寫道:」謝謝你為公司做出的成績「
自《傾國傾城》後,狄龍姜大衛「哥倆」在演藝事業上算是分道揚鑣。姜大衛在80年代初前脫離邵氏自組元亨公司,執導並參演了電影《貓頭鷹》,這部作品可以說是無厘頭電影的鼻祖。
80年代中後期在「德寶」的支持下陸續執導了《上天救命》《不是冤家不聚頭》《美男子》等多部電影,順帶還將蕭芳芳送上了影后的寶座。
離開邵氏,對姜大衛來說或許是迎來了自己的另一天地,此後姜大衛在轉型到電視劇市場,鮮有涉足影壇。
狄龍呢?
他和古龍的合作輝煌一時,八十年代中期和邵氏解約卻成了落難英雄。曾經是武俠片王者,卻要面臨無戲可拍的境地,可想而知對一個人的打擊是多麼大。
遙想當年,那個風流倜儻的大俠,邁入不惑之年,再去鏡頭中去上躥下跳已無可能。
同一時期,還有兩位落難英雄。一個是周潤發,雖然其拍攝的作品質量廣獲認可,但票房不高,一度被扣上「票房毒藥」的帽子。
另一位則是吳宇森,吳宇森雖然師從張徹,但那個時候還是喜劇片更被市場和老闆認可。吳宇森的創作被嘉禾限制,除了喜劇片,不允許涉及其它片種,在套路化的喜劇電影裡難以突破。
此般境況,三人走到了一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