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再無歸途。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關懷,陪伴,支援,時間,金錢等等,父母不停地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拿給我們。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父母一直在擔驚受怕,怕我們吃不飽,穿不暖,走錯路,照顧不好自己,遇到壞人......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停下來思考,我們到底應該回饋給父母什麼。
長大後兄弟姊妹各奔前程,似乎是常態,但近期臺中有5兄妹,獲得一棟祖先留下來的古厝,卻選擇不賣祖產、不分家,在90坪土地上蓋一棟「5樓電梯公寓」,每層一戶一家,不僅嫁出去的女兒要搬回來,還接了年邁的老母親一起住,大家搶著要侍母盡孝,親情之緊密,現代社會少見。
陳姓一家人住在梧棲區一棟27年老透天,靠近沙鹿火車站,老母親底下5子女各34~44歲,家裡後面一座空置的古厝,幾年前繼承給5子女,雖土地面積均分,但位置不同難免不公平,也難蓋透天,由于全家感情融洽不願四散,2年前大哥提議:「不如來蓋電梯公寓,大家一起住吧!」大家很快覆議。
負責統籌全案的五弟陳信雄,1年前開始在網路上找廠商,在網上一問,結果很多廠商主動報價, 3個多月陳信雄接觸了不下20間,最後由最主動積極、造價可壓在每坪8萬元、可連同裝潢設計建商表示,即使併入土地價格,1戶4房也只需580萬元,比當地新案便宜25%,過程也讓家庭感情更好。
也建立信任感的一家外埔區建商「晨韡建設」接下這筆生意,但接著才是最難重頭戲。
光需求及設計就協調半年。早期陳家父親與叔伯長輩,總共數十口人,每戶只能分到古厝一個房間,大家擠睡通鋪,一起生活,直到27年前,父執叔伯輩才各自分家。如今,陳家第二代共有五個兄姊弟們,希望藉這次蓋新房,大家族能團圓。其中,二姊已經結婚,四弟在國外工作,就連二姊夫也點頭,通通搬回來,彼此有照應。
但幾經溝通,最後只有他們這一家蓋5戶公寓,及隔壁二叔家蓋一棟相連透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