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曾經創造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也曾一度被公認為亞洲電影之都。
自1958年邵氏電影創立,香港電影史上以邵氏為代表的四大電影公司,曾一度帶領香港電影攀上頂峰。
那是一個屬于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如今在回顧「群雄逐鹿」的年代,其實香港電影背後的故事遠比電影還要精彩。
今天小編就借香港四大電影公司「興衰史」,聊聊香港電影浮沉50年的往事——
01、
邵氏電影
1897年,電影開始傳入香港。
中國「紀錄片之父」黎民偉曾經創辦華美影片公司和民新影片公司,是香港電影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但香港電影真正走向成熟,要等到1949年之後。
1949年,大批內地的電影工作者的湧入香港,也將中國電影的生產基地由上海灘轉移到了香港。
聯合電影有限公司(中聯)和電影懋業公司,就在這個時期崛起。
1958年邵逸夫和邵仁枚成立邵氏電影公司,1961年12月6日位于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正式啟用,香港電影正式走向商業化。
在全盛時期,邵氏擁有李翰祥、胡金銓、張徹、楚原四大導演,狄龍、姜大衛、王羽、傅聲、劉家良等動作明星。
文能拍:歷史片、愛情片、喜劇片,武能拍:武俠片、動作片、槍戰片、公案片。正如片尾的字幕所示:「邵氏出品、必屬精品」。
然而,在電影業迅速發展的同時,邵氏落後的管理和分配制度難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